跳到主要內容區

Top

石守謙院士講座:「抒情、即興與懷古──在作品中定義文人畫」| 114/9/25(四)15:00-17:00

講題:「抒情、即興與懷古──在作品中定義文人畫」
時間:2025年9月25日(星期四)15:00-17:00
地點: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LA7006
 
主講人:石守謙(中央研究院院士)
主持人:羅景文(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代文學院副院長)
與談人:陳韻如(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陳秋宏(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)
 
主辦單位: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、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、跨文化共生國際漢學研究中心、全球共生與國際漢學特色領域研究中心
 
 
注意事項:
1. 114/9/17(三)12:00截止報名,因座位有限,若報名額滿將提前截止,敬請見諒 。
2. 若為課程參與聽講,則不得中文系演講活動認證重複採計。
3. 本場次演講為實體活動,無線上直播,敬請見諒。
 
緣起:

國立中山大學「世界共生與人文創新」講座之設立,將以「共生」理念為核心,期望「共生」思潮,將猶如民主、科學一般,成為人類的跨文化普世價值。講座活動將環繞三軸,一一展開:一軸,院士典範與學術傳承。二軸,時代危機與人文創新。三軸,漢學資產與共生哲學。「世界共生與人文創新」講座,將與「全球共生與國際漢學」特色中心,以及中山文院潛力研究群計畫積極串連,共同成為未來幾年的學術發動機。

本系列講座將邀請人文、藝文領域之院士級頂尖學者或傑出藝文大師,進行多方面的人文及藝術領域探索。受邀學者或貴賓將在中山大學校園住校數天,讓校內師生得以更多地親炙大師風采。除了正式講座外,也將舉辦院士著作精讀會及座談會,邀請貴賓與校內外學者專家一同對話,相信將觸發更多研究靈感及思想火花,開展新興研究議題。

本次院士講座系列活動(9/25)特邀石守謙院士蒞臨中山大學。石守謙院士現為中央研究院院士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退休。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、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創所所長等職。石院士的研究領域為中國藝術史,尤其專精於繪畫史。

石院士是臺灣藝術史學門的關鍵奠基者,他不僅參與創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並擔任首任所長,更為臺灣學界培育了許多藝術史研究與博物館專業人才。在學術思想上,石院士的研究跳脫了傳統以朝代為中心、線性的風格演變框架。他首先提倡從「區域互動」的視角,重新審視藝術史的發展,強調畫家、收藏家、觀者與藝術市場等多元的社會力量,如何共同形塑藝術風格的變遷。其後,他進一步將視野從中國拓展至東亞文化圈,以「移動的視野」探討在廣闊的文化交流網絡中,藝術所呈現的跨地域面貌。

石院士學術成就卓著,曾兩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、國科會特殊優秀人才獎勵。著作《從風格到畫意——反思中國繪畫史》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35屆金鼎獎,《移動的桃花源——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》獲頒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,並於2020年獲選為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「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」,深刻地影響了臺灣的藝術史學研究、博物館策展方向,以及我們觀看藝術的視野。

敬邀各位師友同學參與院士講座,機會難得!敬請事先登記,以便安排座位。

瀏覽數: